课题组动态

工作记忆训练怎样提升情绪调节能力——来自心理变异性的证据

发布人:周仁来  发布时间:2016-01-09   浏览次数:301

课题组博士生修利超的论文“How Working Memory  Training Improves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: Evidence from  HRV”(工作记忆训练怎样提升情绪调节能力——来自心理变异性的证据)最近发表在国际期刊《Physiology &  Behavior》上。该研究对志愿者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工作记忆训练,通过志愿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来反映其情绪调节能力,发现,工作记忆训练明显提高了个 体的心率变异性,表明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提高了。

工作记忆能力是以注意控制为基础的一种普遍性的加工能力,对工作记忆能力进行训练可 以提高个体加工和处理面对情绪刺激时的能力。本研究所关注的是工作记忆能力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——刷新功能。研究者推测这种训练的起效机制可能在于:刷 新训练使得人们工作记忆的加工能力提高了,当他们在遭遇负性事件的时候,能够把注意力从对负性信息的关注中解脱出来,更新工作记忆中的情绪信息,打破负性 情绪的反复加工和穷思竭虑,削弱了对情绪的沉浸,这样就有更多的注意资源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件,从而改善情绪体验,提高生活质量。

以往研究发现,心率变异性的高频成分(HF-HRV)和情绪调节能力具有密切的关 系。情绪调节能力较高的个体,以及情绪比较稳定的低神经质个体也表现出较高的HRV水平。在进行情绪调节如进行冥想活动时,这一指标会升高。相反,当个体 出现焦虑障碍的时候,这一指标则会下降。HRV的变化可以反映脑对调节情绪反应的组织能力,这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来完成的,而且这一指标允许研究者在情绪 调节中推测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加工过程,因此可以把它的变化作为情绪调节能力变化的一个指标。在该研究中,经过工作记忆训练之后,这一指标在进行情绪调 节的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上升,意味着个体在经过训练之后自主神经系统的抑制性得到了增强,对情绪刺激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,从而达到稳定情绪波动的目 的。

以往的研究发现了工作记忆能力和情绪调节之间的联系,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。但 是,这些研究从相关研究的角度入手,没有真正揭示工作记忆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之间的关系。本研究则对工作记忆能力进行训练,短期内操纵该能力的提高,从而 可以进一步考察其对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,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,对发展更加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重要意义。